-
李鸣钟抗战期间二三事
2025-04-25李鸣钟抗战期间二三事 李军我的祖父李鸣钟,字晓东,1887年生,祖籍河南省沈丘县直河西岸的官会镇(今属项城市)蔡庄村。1905年2月在北洋新军入伍,入伍后结识冯玉祥,后随冯南征北战,参加了辛亥革命滦州...
-
延续千年文脉 拥抱“诗和远方”
2021-06-30文化,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记忆,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作为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的周口,因其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历史底蕴,自古以来便享有“华夏先驱、九州圣迹”的美誉。从中国最早的方正之城平粮台城址到夏代早期粮仓城...
-
名人辈出的扶沟吉氏
2016-12-07吉吉氏为中国当代吉姓中最著名的一族。史书记载:吉姓原为“姞”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唐书·宰相世系表》载:南燕国为“姞”姓,其地即燕县(在今河南省延津县东北),后改为吉姓。吉姓又出自姬姓,以王父字为氏。《元和姓纂》里说:周宣王时有功臣尹吉...
-
谈基层博物馆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的实践与体会
2016-08-31谈基层博物馆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的实践与体会 ——以周口市博物馆为例 周口市博物馆是一座年轻的地市级综合性博物馆,2010年12月...
-
骆宝善寻找真实的袁世凯
2016-06-11摘要:在中国学习西方的进程当中,确有袁世凯不可磨灭的一笔。但恢复帝制,自称皇帝,是袁世凯最大的人生败笔。从一代雄才堕落到天下后人耻笑的对象,这对袁世凯个人来说是悲剧,对国家来说也是悲剧。 1916年6月6日,中华民国首任总统袁世凯在北京去世。曾几何时,这位被称为“中国的...
-
廿二年邞戈考
2015-08-01董越(河北大学文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关键词:邞戈;铭文;考释;韩国 摘要:1982年郸城宁平出土一件青铜兵器邞戈,本文首次从铭文的字形特点、格式、辞例内容等方面对其进行考释,并在此基础上认为邞戈为三晋中的韩国兵器。 《中原文物》1984年02期发表的《郸城县宁平公社出土一件&ld...
-
周口市博物馆藏天顺五年圣旨赏析
2015-05-26在古装剧中,我们经常看到“皇宫太监手捧黄绫轻扫拂尘朗声高喊‘圣旨到’,拜领圣旨的人纷纷跪下,太监宣读‘奉天承运,皇帝制曰……’”的场景。我们对于圣旨的认识似乎仅限于影视作品的演绎中,而实际上,流传至今的圣旨原件不在少数。 我们...
-
秦始皇第二任丞相昌平君如何成为末代楚王
2015-04-161、丞相的反叛 秦王政二十一年,秦始皇的表叔,权高位重,出任丞相达十一年之久的昌平君熊启,突然被迁徙到秦楚两国边界的郢陈。他为什么被迁徙到郢陈,他与秦王嬴政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由于史书失载,又成为一桩历史之谜。 昌平君被迁徙到郢陈的事情,见于《史记·秦始皇本...
-
文物资源整合与突出地方文化特色——浅谈市县级博物馆
2015-03-31文物资源整合与突出地方文化特色 ——浅谈市县级博物馆的发展 盛世文博兴。《国家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第四章“主要任务”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要“建成一批体现国家或地方文明形象的博物馆,新建、改扩建一批地...
-
浅论玉衣的发展与消失过程
2015-01-22淮阳北关东汉陈王刘崇墓,出土有大量的银镂玉衣片,显示当时刘崇下葬时穿着有银镂玉衣,只不过后来该墓被盗,以至于仅剩一些玉衣片了。刘崇死后用华丽的银镂玉衣作殓服,足见汉代贵族对玉的重视和对玉衣的推崇。那么,玉衣是何时产生的?又是怎样消亡的呢?本文试作论述,不妥之处,请批评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