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在北京举行座谈会,隆重纪念张伯驹先生诞辰115周年。座谈会由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主持。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蔡武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张伯驹先生(1898-1982)是我国著名的老一辈文化名人和杰出的爱国民主人士,他集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于一身。张伯驹先生自年轻时起,为避免珍贵文物外流,和夫人潘素斥巨资购藏大量书画文物珍品。在他的藏品中,陆机《平复帖》、展子虔《游春图》、杜牧《张好好诗》卷等,都是在艺术史上占有独特地位的重要文物。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对于自己斥巨资购藏并历尽艰辛,甚至不惜用生命保护的法书名画,张伯驹先生并不视为一己所有,而是看作全民族的文化遗产。自上世纪50年代起,张伯驹潘素夫妇陆续将收藏30年之久的书画名迹100余件捐献给国家。目前张伯驹潘素夫妇捐赠的书画珍品主要收藏于故宫博物院和吉林省博物院。
蔡武在讲话中回顾了张伯驹先生为我国文物保护事业和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作出的杰出贡献,高度赞扬了他崇高的爱国情操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他指出,纪念张伯驹先生,要保护、继承和发扬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要大力弘扬张先生崇高的爱国情操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要学习张先生的磊落胸襟和高尚品格。他强调,广大文化工作者要继承老一辈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珍惜时代提供的难得机遇,坚守文化追求,牢记社会责任,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奉献自己的才华与智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吉林省博物院党委书记赵聆实,张伯驹先生亲属代表、张伯驹潘素女儿张传綵女士先后发言。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常务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邵鸿,中央文史馆、文化部各司局、国家文物局、故宫博物院、国家京剧院、恭王府等单位有关同志,文博界、美术界有关专家学者,以及张伯驹先生亲属等出席座谈会。(中国文物报 文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