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博物馆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继续深入开展“两学一做”教育活动,坚持以文化惠民为宗旨,将开展社会教育、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素质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青少年学生的第二课堂,全年累计接待观众50多万人次,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本年度荣获周口市学雷锋活动示范点称号。
一、积极举办各种展览,努力打造社会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平台
在举办好基本陈列开展《宛丘之上——周口历史文物展》和辅助陈列《大道周口——王学领诗文书作展》的基础上,积极举办引进临时展览,增强对观众的吸引力。本年度我馆举办了纪念第41个5.18国际博物馆日《鸡文物图片联展》、《豫东(川汇区)农耕文明展》、迎接十九大庆祝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世遗之园——杜璞艺术作品展》,纪念高志航将军殉国80周年《远去的飞鹰——高志航将军生平事迹图片展》等11个临时展览,丰富了广大市民的业余文化生活,较好地满足了广大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了广大市民的文明素质。
二、以社会教育活动为载体,凸显社会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功能
本年度,我馆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会教育活动,延伸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使博物馆成为了一个永不沉寂的爱国主义教育平台。我馆利用春节假期,举办了《周口市博物馆第二届灯谜有奖竞猜活动》,丰富了广大青少年的业余文化生活。支持指导华威民俗文化博物苑开展了《豫东(川汇区)农耕文明展巡展》进社区、进学校、进基层活动。深入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组织10多批次观众到我馆参观。同时,高度重视青少年的社会教育,组织接待20多批次留守儿童走进博物馆参观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加大免费开放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力
一是利用多种媒体实现了宣传工作的常态化、宣传形式的多样化,宣传效果的最大化。及时通过周口两报两台等媒体向社会公众传达有关信息,《中国文物报》《河南文物网》《周口日报》等报道了我馆的活动信息。二是利用“国际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等节点进行重点推介,提高了博物馆免费开放的效果,使更多的民众走进了博物馆。三是办好“周口市博物馆”网站,进一步拓展了市博物馆的服务功能和社会教育职能,截至目前,用户访问量达9万多人次,成为我市对外宣传悠久历史文化的有效载体和重要窗口。
四、加强对职工的教育培训。选送2名讲解员到省博物院进行培训。选送9名同志参加团市委、省文物局、市社科联组织的青少年示范基地、文物保管员、社科普及基地培训、信息化知识培训,提高了员工的业务素质。
五、开展文物征集和民俗物品征集。征集石刻2件,《文昌宫碑》和明代进士徐贞(刘思卿)家中的马槽。抓住城中村拆迁的有利时机,积极跟进,征集民俗物品100多件,进一步充实丰富了馆藏。
六、积极开展对外文化文物交流。我馆的宋代登封窑白釉剔花罐赴山西运城参加豫陕晋冀四省文物局联合主办的“山河相依 窑火辉映——四省宋金元瓷艺特展”,迈出市博物馆对外开展文化文物交流的可喜一步。
2017年,我馆在克服人员编制严重不足、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立足我市文物资源和文化优势,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抓手,采取得力措施,加强内引外联,加强文化交流,坚守岗位,努力拼搏,为全市人民奉上了一道道精神文化大餐,为宣传我市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作出了积极贡献。